轉載自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704/131/2uejm.html
更新日期:2011/07/04 00:17
史倩玲
【記者史倩玲整理報導】衛生署推動男同性戀三溫暖友善、健康、安全商店標章計畫,進行標章徵選。衛生署同時呼籲男同志全程使用保險套,加強安全性行為,並預防愛滋。
疾病管制局統計,截至民國99年底為止,累計HIV感染者通報人數2萬57人,愛滋病累計發病人數7,333人,累計死亡人數2,904人。危險因子分析中,男同性戀則為最高感染HIV的因子。
加強安全性行為
依據2011年WHO最新指引顯示:男男同性間發生性行為比一般人約有20倍的機會,可能感染到HIV。且該指引更列出21項男同性戀預防、照護及治療的建議。WHO提供的預防建議中指出,如果男同志相關營業場所提供方便取得的保險套,並提供HIV篩檢服務等塑造友善、健康、安全的環境,在3個月追蹤後,約可降低40%不戴保險套進行肛交的危險行為。
持續宣導與管理
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因此積極推動男同性戀三溫暖友善、健康、安全商店標章計畫,希望讓已感染愛滋病個案確保就醫權利;並讓未感染愛滋病個案保護自己,並透過標章認證的機制,提供男同性戀友善、健康及安全活動空間。同時加強三溫暖業者自我管理,並透過友善健康安全商店認證標章,提昇業者榮譽感與責任心,並藉由男同志選擇機制,創造健康安全的環境。
衛生署也呼籲「全程使用保險套,一次都不能少套」,加強呼籲安全性行為,而未來也將把認證標章擴大到同志經常活動的其他營業場所,如SPA、夜店等等。
衛生署目前以公開競賽方式徵求宣導海報、四格漫畫及安全標章比賽,比賽詳細內容以及及報名方式,可至疾病管制局全球資訊網查詢,網址http://www.cdc.gov.tw。
[小心得]
個人還真不知道這是不是記者撰寫問題,加上疾管局
在一開始發新聞稿就是如此,造就了這篇新聞的出現。
先前疾管局不是才難得發布公告說出人話,提到
「只有高風險行為,沒有高危險族群」
(愛滋病毒不會找特定的族群,卻會找上有特定「危險行為」的人)
在爾後相關新聞稿中也採用「男男間性行為者(MSM)」
來做為宣導重點;但在最新的一篇的新聞稿中,
又出現了這鬼話-
「危險因子分析中,男同性戀則為最高感染HIV的因子」這鬼話。
但這也不意外啦,疾管局就那死腦袋,
能維持良好狀況的時間不多,終究露出本性來啦 (攤手)
只能期望大眾們能夠在這種弔詭的衛教政策下,
能真正獲取一點點正確的知識,
做好保護自身與他人的安全性行為囉 (好傻好天真)
以上又是個人的murmur,各位可以看看就算了,
若是有任何指教也請不吝提出囉 ^_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