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廿二歲男子兵役體檢時被驗出感染愛滋病,父母才知道兒子是同性戀,但無法接受,認為孩子是「被朋友帶壞」,把他關在家中不准出門、上網也不行,男子向醫護人員求助,希望父母能接受他的性向。
「我已經這麼大了,他們能關我多久?」這名男子苦惱地向諮商師表示願意被關,不想讓父母難過,「但我的性向無法改變,爸媽不願接受,我很痛苦。」 「唯有接受孩子的選擇,一起面對疾病」,成大副教授、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理事柯乃熒表示,愛滋病患者在醫療協助下,幾乎可過正常人生活,但愛滋患者與家人相處,面臨的困擾更甚於疾病,醫療團隊已訪談患者家人,希望幫助一家人打開心結。 這名男子大學畢業服兵役時,因體檢驗出有愛滋病,直接辦理免役,原本雙親不知情,但因為不必當兵引起質疑,才向父母坦言是同性戀、並染上愛滋病。 據悉,男子家境富裕,擔任企業老闆的父親原計畫兒子接手家族企業,卻沒想到孩子染病。 「他是個乖巧又貼心的孩子,怎麼會變成這樣?」男子母親認為,孩子高中前都是好孩子,沒想到離家念大學,性向也變了,肯定遇到壞朋友,才「誤以為自己是同性戀」。 男子在父母要求下搬回家中居住,媽媽每天看著他,不准他出門,除非有家人陪同,且不准他上網,試圖斷絕「壞朋友」的連繫。 這名男子固定就醫,病情已控制,他只有和愛滋病醫療諮商師面談時,才能吐露心聲:「我從小就知道自己不一樣,但不能對家人說」。男子說,感染愛滋病雖然難過,但更難過的是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、他很愧疚,才同意回家。 【2011/07/07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[小心得] 又是一篇令人難過的新聞,總是會聽到有男同志 是與文中男子一樣,在兵役體檢時才發現感染了愛滋, 連一點緩衝的時間都沒有就被告知此事實, 接踵而來就是要面對到雙重出櫃的壓力; (同志身份與感染者身分) 最近恰好有遇到一位於兵役體檢時被建議前來匿篩, 在送急件檢驗下提前獲知其感染的事實, 替其爭取了雖然不長,但是還有兩周左右的緩衝期, 可以預先處理延緩兵役體檢通報、確認體檢結果本人簽收、 轉介就醫、後續情緒支持、如何面對家庭與伴侶等問題, 目前也仍持續追蹤當中,情形尚稱穩定。 其實就如同文中男子所言, 許多同志們在很早時就知道自己與眾不同, 但卻不知該如何與家人、朋友訴說, 甚至連自己都還無法認同自己的不同, 在如此的狀況下往往也造成了同志們有較高比例的 憂鬱、躁鬱等精神疾患, 社會大眾真的要正視這狀況,提早藉由教育讓孩子 認識性別的多元化,不要再被那真愛聯盟牽著鼻子走, 造成性別教育原地踏步、停滯不前,甚至倒退的現象! 期許這社會能夠不是只有表面上的接納與開放, 而是要真心得去了解、包容各種不同面向的族群, 讓各個族群都能夠活得自在、快樂,勇敢做自己! 真心期待著哪一天這社會能夠看見性別光譜的多樣性, 讓彩虹充斥在生活空間,人與人間互相接納、包容, 不再需要像是熱線這組織去消弭種種不平等的狀況, 這樣才是真正的性別教育成功的一天吧? 但....我想也應該是個遙遠的某一天~~~~((遠目 |